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信托逐鹿“非标转标”:人才储备、投研能力、风控体系成角逐关键

2023-07-16 14:04:06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信托逐鹿“非标转标”:人才储备、投研能力、风控体系成角逐关键

每经记者 冯典俊  

“非标转标,没有抵押,真的很不适应。”

在信托业从业多年的王晗(化名)说出这句话时,已是2023年3月,这时已距资管新规指导意见出台近四年。

将时间拨回到4年前,也就是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重磅问世。在“去刚兑、去通道、去杠杆”的监管要求下,我国信托资产规模从2017年四季度末26.25万亿元的高点持续滑落,信托业进入转型阶段。

资管新规出台后,在家族信托等服务类信托之外,向标品信托转型也成为行业力推的转型方向之一。从多家信托公司官网页面可见,证券投资类产品已成为热销项目。

然而在资管新规已经出台的4年后,面对“非标转标”的话题,他却显示了一丝顾虑和彷徨。拿起了桌上的咖啡杯晃了一下,轻轻的放在嘴边但却没有送入,而后又放回了桌上。

四年的时间,让一位信托老兵仍然说出了不适应的话,并提到了抵押。“非标转标”进展如何?转型难点在哪里?为实现转型,信托公司进行哪些实践?

“非标时代”让信托业急速膨胀

说起非标,和信托人对话的时候,他们总喜欢加上“时代”二字。辉煌的非标时代让信托业管理规模急速壮大。

“非标”是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确定的答案。

直到2013年,在原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明确,非标债权是“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2014年,原银监会发布《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而在后续向各直管信托公司下发的《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中,原银监会指出“信托公司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指信托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以外没有公开市价、流动性较差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从而导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不能一一对应、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短期资金长期运用,期限错配)的业务”。

按照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在跟每经记者交流时的说法,“非标业务本质是一种放贷形式的债权资产”。

将资金以融资方式借给资金需求方,以利差为报酬,非标业务颇有“影子银行”的暧昧。

有专家认为,信托非标业务贡献了信托业十年黄金发展。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深信托专家邢成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原银监会颁布信托业“新两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后,2007年到2017年十年发展过程中,信托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发生了数十倍增长,实现历史性飞跃,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非标信托业务。

根据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07年末,信托业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0.95万亿元;2017年末,这一数据已增长至26.25万亿元。十年间,增长了近27倍。10年期间,信托逐渐成为地产和基建产业的资金来源的主力。

非标底层资产透明度低,获取信息渠道少

非标业务的高速膨胀在带来高收益和高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资管研究员袁吉伟在《资管新时代与信托公司转型》一书中提到,期货资管不能投资非标资产,但是可以通过嵌套信托计划开展非标债权融资业务。部分资管业务在信贷投向受限时,可能沦为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外流的通道,为两高一剩、房地产等行业提供资金。

记者了解到,较早的非标业务模式主要围绕商业银行进行,形成了“银信”模式、“银证”模式、“证信”模式等等。就早期的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模式而言,又分信托贷款、收益权转让及回购、明股实债三种方式。从监管政策看,随着对非标业务监管规则的不断调整,非标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变换。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7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而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透露,2017年年末,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规模为2.28万亿元,同比增长59.69%。

另一方面,从信托非标业务本身来看,一项非标业务往往同时集中大量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监管风险,非标业务参与方往往不止一家金融机构。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标产品底层资产透明度低,信息获取难度大、渠道少,使得估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得到保障,风控手段更加依赖业务人员的主观判断,极有可能成为滋养风险的温床。同时,部分非标产品通过多层嵌套方式规避监管要求,一方面加大风险隐蔽性,另一方面拉长融资链条,变相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延长风险蔓延的链条。

错配风险,是非标信托产品不容忽视的风险。非标业务很重要的运行形式是“资产池”,即金融机构将其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标的建立一个“资产池”,里面包括大量非标资产。同时,理财机构再建立一个“资金池”,用以对接资产。

正常而言,一笔资金对应一笔资产,但非标资产基本是短借长用,通过短期理财,从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再投入到非标资产。这种金融机构利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填补长期非标资产,让资金在其中游走并获得利益的方式存在很大隐患。

原银监会于2014年4月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并在《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中对信托公司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作出界定,“指信托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以外没有公开市价、流动性较差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从而导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短期资金长期运用,期限错配)的业务”。

“资金池的本源定位在于解决金融机构流动性的问题,信托公司在开展非标业务时,是需要资金池配套,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恶性爆发。但资金池用于恶意的违规操作,那就会产生负面效应。”邢成告诉记者。

“为什么不适应?”没人!没实力!

虽然市场导向“由非标转标”,但是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并非易事。某种程度上看,标品信托与非标信托恰似两套体系,需要信托公司重新适应。

一位华东地区信托人士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品业务并非信托公司的强项,资管新规出来时,大家才考虑未来转型,陆续开展标品业务。“标品领域的人才储备、市场经验、交易系统等,都是信托公司所缺乏的。”

普益标准研究员罗倩则在回复每经记者采访时指出,非标业务与标准化业务存在本质区别。信托公司长期耕耘于非标领域,在非标资产领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而非标转标需要信托公司摒弃非标思维,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完善人才团队、投研体系、风险体系和信息系统,这些都要大量资源支持,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转型时期的财务压力。

“做非标业务,更看重的是获取项目的能力,包括尽调评估、风险控制的能力,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相比于做标品的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西部地区一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非标产品具有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特点,在产品设计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上较强。而标品信托是标准化的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从更大的方面看,信托公司能否从非标业务的“舒适圈”走出,在“红海”大展身手,也是需要持续观察。

“非标转标的难点在于,信托公司从多年来已经适应的舒适圈中,被带到一个陌生的、没有太多先发优势的市场领域中,能否顺利适应?”邢成认为,标品业务是信托公司非常不擅长的领域,同时这也是我国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在信托公司转型之前已经有大量机构深耕于此多年,像券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等。信托公司在团队、专业能力等方面,都与这些专业机构存在差距。

除失去先发优势外,信托公司在政策定位上,还面临着该如何与标品业务匹配的尴尬。2023年5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就《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办法》对资金信托坚持私募定位进行了强调。

根据《办法》第八条,资金信托面向合格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募集,投资人数不得超过二百人。每个合格投资者的投资起点金额应当符合《指导意见》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拆分信托份额或者转让份额受益权等方式,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或者人数限制。

邢成认为,目前政策环境上,信托公司被界定为私募机构,那么在这样一个监管环境、政策环境下,信托公司要以标品业务为主业务,短期内还是有比较大的困难,至少在其主导盈利模式上是有一定困难的。

“转标”之后有无更好的投向?

即便如此,但在各家信托公司努力转型下,信托业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去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三个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达3.06万亿元,同比增长38.12%,证券市场信托占比升至19.5%。其中投向股票、债券和基金规模分别为0.65万亿元、2.13万亿元和0.2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4%、57.36%和10.75%。

有信托研究员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标准化业务发展初期,信托公司大多会先行发展TOF(基金中的信托)/FOF(基金中的基金)类产品,借助投研能力更强的基金公司弥补自身投研能力的短板。

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有43家信托公司布局了TOF/FOF业务,TOF/FOF业务新增成立规模为1052.28亿元。截至2023年底,华宝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中航信托的TOF类产品存续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日前,每经记者也以投资者身份向某信托公司咨询了一款“定增量化基金”集合资金信托产品,该信托公司财富顾问坦言,该款产品是引入外部管理机构进行合作,信托公司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