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全面剖析 安徽信托公司有哪些
目前,国元信托共有七位股东,按持股比例排序依次为,国元金控持股49.6875%、深圳中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海")持股40.3750%、安徽皖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皖投")持股9.0000%、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维高新")持股0.6250%、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1875%,剩余两家为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担保")和安徽国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生电器"),持股比例均为0.0625%。虽然国元信托的股东数量不少,但诸如国元金控、安徽皖投、皖维高新、安徽担保以及国生电器均为安徽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合计持股比例达到59.4375%;因此,国元信托的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信息来源:"企查查"、"安徽省国资委官网"等
截至2023年末,国元信托的注册资本为30.00亿元,排名第40位;公司的总资产为72.97亿元、位居第41位,较2018年上升一位,净资产69.47亿元,排名第38名,较2018年下降两位。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为1779.60亿元,排名第45位,位居行业中下游,其中集合资金信托余额为409.20亿元,位居行业第52位。国元信托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9亿元,位居行业第55位,其中信托业务收入3.7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较低,为54.72%,排名第53位。公司实现净利润4.41亿元,排名第45位。国元信托2023年用益信托综合实力排名第45位,与2018年持平。
第二章 股东背景
国元信托素有"国企+央企"信托之称,这里的"国企"指的是国元金控,"央企"指的是深圳中海。
一、控股股东国元金控
(一)国元金控综合实力强
国元金控为国元信托的控股股东。
国元金控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信托投资公司整顿重组和信托、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要求,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00]274号文"批准,在原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两家企业整体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初始名称为"安徽国元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0亿元人民币。2018年7月,公司更名为"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2月24日,根据安徽省国资委《关于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增资本有关事项的批复》(皖国资产权[2023]91号),同意公司以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30.00亿元,完成转增资本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0.00亿元。
自诞生起,国元金控一直由安徽省国资委100%控股。得益于国元金控,国元信托为省属政府控股的国企信托公司之一。
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一家省属国有金控集团,国元金控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国元证券、国元信托、国元资本、国元保险、国元投资五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证券、信托、保险、期货四块金融牌照。
信息来源:国元证券2023年中期报、国元金控2023年年报以及国元金控官网
(二)国元信托的核心地位
首先,国元信托是国元金控的元老级"成员"之一。国元金控旗下证劵、信托、保险、投资以及资本五大领域的成立时间分别为2001年10月、2001年12月、2008年1月、2008年6月以及2023年5月;国元信托与国元证券成立时间最早,同为国元金控的元老级成员。
图片来源:国元金控官网,http://www.ahgykg.com/business.asp?sty=100
翻看国元金控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国元金控与信托之间紧密的联系。国元信托依托于两家信托公司——"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重组诞生;成立后的国元金控将原有的信托业务剥离并孵化出了国元信托,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国元信托成立之初,国元金控就以98.875%的持股比例承担了控股股东的角色。这20年里,国元信托股权结构历经多次变更,国元金控的持股比例从98.875%减少至45.00%又回升至49.6875%,但其国元信托控股股东身份从未发生改变。
2023年10月13日,皖维高新发布《关于以自有资金参与国元证券配股项目及向国元信托同比例增资事项的公告》,揭示了国元信托拟增加注册资本至42.00亿元的计划。早在2023年2月,国元金控就通过以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方式将注册资本提升至60.00亿元,这实际上也是在为国元信托增资做准备。
其次,国元信托是国元金控的主要利润贡献之一。2023年末,国元金控实现营业收入111.50亿元,净利润16.99亿元;国元信托(合并层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净利润4.39亿元。虽然国元信托营业收入对国元金控整体的贡献率较低,仅为4.63%,但公司实现净利润占到了全部的25.84%,仅次于国元证券,是国元金控净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023年末国元金控分板块主要数据(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元金控2023年年报。根据国元金控官网显示国元资本于2023年5月开始展业,故而2023年年报中未披露国元资本的数据。
最后,国元信托核心董事、高管成员兼任其他要职。根据国元信托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董事会成员共有9名(含3名独立董事),其中3名由国元金控举荐,且均身兼国元金控及重要子公司的要职。查询公开资料可知,国元信托现任董事长许斌先生同时担任国元金控的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等要职,并为国元证券董事会成员之一,以及国元金控旗下多家基金机构的法人代表。国元信托现任董事芦辉先生兼任国元金控的总会计师之职。国元信托现任董事、总裁许植先生同为国元证券董事会成员。由此可见国元信托对国元金控的重要性。
二、第二股东深圳中海
国元信托股东背景的另一标签为"央企信托",这就要提及深圳中海。深圳中海并不是国元信托的发起人之一,而是于2008年7月16日从当时的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取得国元信托40.375%的股权,并延续至今。
深圳中海成立于1992年9月4日,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5日国资委公布的央企名录之内。因此,深圳中海拥有深厚的央企背景。
信息来源:"企查查"、"安徽省国资委官网"等
根据国元信托的年报数据,近3年来,深圳中海均向国元信托派驻3名董事(占比50%)、1名副总裁,深圳中海董事庞金营先生为3名董事成员之一。这样看来,称国元信托为"央企信托"也有一定道理。需要注意的是,深圳中海的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受托资产管理、投资咨询、信息咨询等,虽然派驻了董事和高管,但深圳中海对国元信托仍是以财务投资为主,参与经营决策有限,国元信托的控股股东仍是国元金控。
第三章 自身实力
本部分从资本实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个维度来分析国元信托的自身实力。
一、资本实力
从注册资本看,2015年国元信托的注册资本为20.00亿元,排名28位,较2014年下降五位。2016年公司以未分配利润10.00亿元转增注册资本至30.00亿元,当年的排名上升至25位;但增资的这波利好被2017年信托行业增资热潮冲抵,国元信托的注册资本排名滑落至35位,其后3年亦处于下滑趋势。
2023年,国元信托计划增资12.00亿元,以2023年信托公司注册资本情况为基准,增资后的国元信托注册资本42.00亿元,预计排名25位左右。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末已有至少10家信托公司正在增资,分别为国元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陕国投信托、民生信托、云南信托、华澳信托、华信信托、四川信托、安信信托;此外,光大信托于10月26日公布增资计划,希望在年底前尽快完成增资。2023年信托行业已迎来新一轮增资热潮,在此背景下,国元信托这次的增资红利又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从总资产、净资产看,2015年国元信托总资产58.06亿元、较上年增长15.77%,净资产55.77亿元,同比增长15.37%。近5年来,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虽有所增加,但增速放缓较为明显。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72.97亿元、同比增长1.16%,净资产69.47亿元、同比增长5.88%,增速均不及2015年。
伴随增速下滑的还有国元信托总资产、净资产排名。2015年国元信托总资产、净资产排名分别为第29名、第23名;其后,公司总资产波动下滑至2023年的第41名,净资产滑落至38名,处于行业中游水平。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年报
二、盈利能力
本部分主要从营业收入、净利润两项指标考察国元信托的盈利能力。
2015年,国元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18.44%、30.24%。然而自2016年起,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处于负增长状态,直至2023年增速才由负转正,分别为18.51%、19.84%。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净利润4.41亿元,分居信托行业第55位、第45位;其中营业收入较2018年下落一名,净利润较2018年回升三名,仍处于信托行业中下游。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实现信托业务收入依次为4.48亿元、3.73亿元、3.26亿元、3.42亿元以及3.7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6.90%、42.58%、48.30%、59.17%和54.89%,整体占比较低,从侧面也反映出国元信托的信托业务对公司收入的贡献有限、造血能力有待加强。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23年年报
三、抗风险能力
2015年至2023年,国元信托风险覆盖率除2017年为144.90%,其他年度均在180.00%以上,属于中等水平(以2023年风险覆盖率中位数186%为基准)。2017年国元信托风险覆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风险资本规模激增,其增速88.05%远高于净资本增速2.92%。公司风险资本的异常增长,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信托规模激增的影响。2017年,国元信托为扩张信托规模,新增信托业务2134.32亿元,较2016年的872.98亿元翻了一倍有余,其中96.99%均是通道业务。2018年,国元信托清算了部分信托业务,风险资本回落,公司风险覆盖率也回归到
184.64%。2023年,公司风险覆盖率为188.88%,与2018年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年报
第四章 业务偏好
结合2015年至2023年的年报数据,由于行业发展原因,通道业务长期高于主动管理业务,国元信托通道业务的比重也较大。公司筹集的信托资金主要投向基础产业、工商企业以及金融机构。
一、以通道业务为主
从信托余额看,2015年至2023年国元信托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分别为856.14亿元、688.62亿元、1586.58亿元、1126.24亿元以及1024.63亿元,占信托规模的比重均在50%以上。2015年至2018年,公司主动管理的信托规模存量分别为203.53亿元、211.89亿元、148.02亿元以及130.35亿元,整体呈现回落态势;公司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占信托规模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26.26%滑落至2018年的6.59%。2023年公司主动管理信托规模有所回升,同比增长28.91%达到168.04亿元,占比也提高至9.44%。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年报
从新增项目规模看,2015年至2023年国元信托新增被动管理通道业务规模378.59亿元、734.33亿元、2070.16亿元、579.70亿元以及696.83亿元;以2017年新增通道业务规模最大,占比也达到了顶峰96.99%。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2023年"严监管"政策的执行,国元信托通道业务规模有所缩小,但占当年新增信托规模的比重仍在85.00%以上。2023年监管部门提出"去通道"要求,如何改善业务结构,提升主动管理信托比重是国元信托面临的难题之一。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年报
二、投向偏好基础产业
从近5年的数据可知,国元信托较为偏好基础产业,其规模远高于位居第二、第三的工商企业投向和金融机构投向,占信托规模的比重维持在45%上下浮动。
2017年,国元信托的信托规模达到近5年峰值,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也为历年来最多,达到1095.66亿元,但占比有所缩小,为41.59%,系历年来最低值。2018年,公司信托规模回落,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为960.93亿元、增速为-12.30%、远低于信托规模降幅24.93%,因此2018年占比回升至48.59%。2023年,公司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为852.95亿元,同比减少11.24%,略高于信托降幅10.01%,因此,2023年基础产业投向的信托项目占比略有回落至47.93%,相较于其他投向,仍保持着较大优势。
数据来源:国元信托2015年至2023年年报
国元信托深耕于政信类项目,在2023年7月以前鲜有违约事件爆出,受到投资者青睐,这种稳健的投资风格也让国元信托获得了"乖孩子"的美誉。然而,自2023年7月起,国元信托政信类项目接连爆出违约,让不少投资者开始质疑国元信托的"稳健"。事实上,国元信托也一直想改变风格,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强推进业务转型创新,不过从各项数据看来,国元信托转型之路尚未成功。
2023年5月《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颁布,为信托非标业务设置了"30%"、"50%"红线,其中"50%"红线要求"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于同一融资人及其关联方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50%"。以2023年末数据为基准,国元信托存续非标主动管理型信托规模为166.34亿元,远高于期末净资产的50%(34.74亿元),即使国元信托增加注册资本也难以满足监管要求,这也迫使国元信托需要加快转型步伐。
第五章 管理能力
(一)违约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末,国元信托共发生11起信托项目违约,其中疑似主动管理项目1起,通道业务2起,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8起。
1起疑似主动管理项目的违约项目为"雨润集团贷款项目"。好信托研究院未能从公开渠道找到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融资方于2014年5月向国元信托信托贷款融资,实际控制人祝义才与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后因实际控制人祝义财被批捕,整体集团业绩和股价过山车式下滑,难以偿付剩余本金5.54亿元及相应孳息。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中商)2023年5月19日发布的公告称,祝义财先生持有的公司476,687,416股无限售流通股仍被国元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资管公司以及银行轮候冻结。截止10月末,未查询到关于该项目的更新进展。
2起通道业务为"凯迪生态单一资金项目"、"民生汇融16号项目"。这两期项目均为银行借道信托向融资方提供贷款,国元信托不承担主动管理职责。"凯迪生态单一资金项目"违约日期为2018年5月;2023年10月28日,凯迪生态(*ST凯迪)发布退市公告,项目后续情况未知。"民生汇融16号项目"违约日期为2023年7月,目前项目发起人民生银行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抵押房产已被冻结,待进一步处理。
8起主动管理违约项目均为政信类项目,最早发生在2023年7月,即"安盈201702003号都匀经开项目",该项目也被称为"国元信托史上第一只违约产品"。从违约时间分布看,主动管理违约项目中有6起发生在2023年,即"安盈201702003号都匀经开项目"、"安盈201701001号碧江城建项目"、"安盈201703003号安顺交投项目"、"安盈201705032号毕节新宇项目"、"安盈201702045号韩城项目"以及"安盈201605015号水城经开项目";另外2起发生在2023年,为"安盈201602008号播州国投项目"和"安盈201705004号隆阳广厦项目"。从地域分布看,违约项目共有8起违约项目在贵州省多地,集中度较高;1起发生在陕西韩城、1起云南保山;无论是贵州省,还是陕西韩城、云南保山均是近年来信托项目违约高发地区,国元信托也未能幸免。从成立时间看,这些违约项目均成立于2017年;2017年国元信托新增主动管理型信托项目45个,较上年新增10个,然而新增信托规模64.16亿元,较上年减少53.73%,占新增信托比重也是近5年来的最低谷3.01%;让人不禁疑惑,国元信托是否为了减缓主动管理规模降速,跟风其他机构展业,没有严格执行风控标准呢?
截至2023年10月末,8起违约项目中有2起"安盈201702003号都匀经开项目"、"安盈201701001号碧江城建项目"已完成本息兑付,剩余项目尚在处理中。
好信托研究院在梳理国元信托违约项目中,发现2起特别的项目,分别为"安赢201605017号从江城投项目"和"安赢201702004号黔南州投资项目"。这2起的特别之处在于项目所在地属于违约高发地,且已有其他信托公司信托项目违约,但国元信托项目均已退出,退出时间为2023年9月、2023年5月,早于计划结束时间(2023年10月、2023年10月)。国元信托鲜少以"刚性兑付"的方式退出项目,目前尚未从公开渠道获得这2个项目的清算报告。国元信托采用何种方式退出尚未可知,不过公司在这2个项目上的处置能力还是得到投资人认可的。
(二)行政处罚
从2015年至今,国元信托未收到过行政罚单,但每年均收到安徽银保监局的指导建议。根据国元信托年报显示,安徽银保监局指出公司在内部控制、流程操作、风控制度、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国元信托已根据建议做出相应调整。2023年公司年报披露,安徽银保监局共向公司下发了二份《检查意见书》和一份《监管意见书》,要求公司严格按照整改时限完成整改工作,并将监管要求作为2023年经营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积极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附表1 国元信托2023年单项指标及排名
数据来源: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用益信托研究院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