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信保合作面临“去通道化”,两信托公司违规吃罚单 保险投资信托144号文件是什么内容
日前,北京银保监局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建信信托和中信信托双双挂名。
其中,建信信托因违规接受保险资金投资事务管理类及单一信托,被责令改正,并给予4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中信信托因违规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通道服务、违规接受保险资金投资事务管理类及单一信托,被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7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可以看到,在行政处罚的原由中,两家信托均涉及到“违规接受保险资金投资事务管理类及单一信托”。
事实上,从2012年信保合作开始,迄今为止已过7年,保险投资信托计划的规模也从2012年的294.09亿元飙涨到2018年底的1.49万亿元,7年增长了50倍。
今年6月,银保监会再度就信保合作发文,再次明确禁止双方“通道式合作”的同时,放松了合作机构的范畴,信保合作进入一段新里程。
恨过也爱过
险资投资信托计划,起源于2012年原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保监发〔2012〕91号,下称“91号文”),91号文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银行理财等金融产品。
这也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首次对包括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和券商集合理财等在内的类证券化金融产品开闸。
其实,历史上,保险公司也曾将资金直接交给券商、基金、信托等机构管理,结果资金运用风险较大,收益较不稳定。尤其是2003年~2005年,券商、信托等风险事件导致国寿与人保相继因“问题券商”的问题而身陷泥潭,之后此闸一直未开。
数据显示,2012年,在信保合作起步期,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的规模只有294.09亿元,而截至2018年底,规模已达1.49万亿元,7年间增长了50倍。
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双方需求的一拍即合。
对于保险资金而言,在此前的配置结构中,主要以协议存款、债券和权益资产为主,风险基本都集中在公开市场上,保险资金也希望通过另类投资一方面分散风险,一方面增厚收益。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保险行业另类投资资产达到6.5万亿元,5年年复合增速33%,远超资金运用余额年复合15%的增速,占总投资资产的38.5%。其中,信托产品在2018年三季度末占比近8%,远高于2012年的0.42%。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保险资金几乎成为所有金融产品的买方,绝对的实力派金主。
据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郑斌介绍,在信保合作集合信托计划的初期,还是以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为主,但随着保险资管机构数量增加,整个行业产品发行压力加大,加之信托触及的资产质量难以匹配保险资金的要求,这种主动管理的合作模式逐渐减少。
信保合作开始呈现出“通道模式”,即由保险公司发掘投资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项目尽调、产品交易结构设计等核心环节,掌握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