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债券>正文

156亿债务展期20年!贵州遵义城投算是暴雷了吗?

2023-07-14 03:07:12 互联网 未知 债券

156亿债务展期20年!贵州遵义城投算是暴雷了吗?

2023年12月30日,贵州遵义最大的城投—“遵义道桥”发布公告称,其155.94亿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已经出炉,展期20年且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由于城投债属于隐性地方债,大家也别想着城投公司会暴雷,毕竟它扛得都是当地财政的赤字。城投不能出问题,这谁心里都清楚。那么,这次遵义城投为何会债务展期?这个算是暴雷了吗?最终要如何来解决呢?

一、现象:遵义道桥156亿债务展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来看看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是谁?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城投平台,而城投债就相当于是以地方信用为背书所发行的债券,而城投公司作为地方的主要融资平台,虽然名义上是公司,实际上几乎等同于公债的信用。

城投行业的现状,也是我国刺激经济政策的必然产物。刺激经济政策的抓手之一是基建,而城投又是基建的重要承担者。城投应对基建任务的资金,主要就是各种渠道的借款。

那么,地方城投债的购买主体都是谁呢?其实主要是以本地的城商行为主,前些年地方信用扩张的时候,大力发行城投债务搞基础建设,甚至有很多直接参与到房地产投资中去了。

而城商行,往往视这些高息城投债为优质资产,甚至不惜以高额的利息进行揽储,去购买这些高息债券,如果按照平均7-8%的债券利息,即便按照4%的揽储成本,中间依然有可观的息差收入。

按照道桥集团所说的“友好协商”实现“强迫降息”,那么意味着银行也不得不自行承担未来数十年的利息差额,这还是在假设20年之后这笔债务能够还得上的基础上,否则不但这20年的利息差额需要银行自行承担,连本金也可能会成为银行的烂账。

当然,这个所谓“156亿债务展期20年”的方案,其实半年多前就已经爆出来了,那会就有很多媒体都关注这个事情,金融圈里人人皆知,也都吃过这个瓜。

当时银行应该是拒绝这个方案的,毕竟人家是商业机构要讲利益的。据小道消息说,和银行谈展期时,遵义还同时和几家租赁信托接触,也是给出展期计划,但也被机构一口回绝了。至于现在银行为什么又接受了,我不太清楚,但从公布方案看,156亿债务展期算是解决了。二、分析:为什么遵义城投会出现债务展期的现象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毫无疑问,地产周期加上疫情黑天鹅的影响,如今地方在还债,企业也在还债,居民不也都在还债了。

我们要知道,之前经济在债务支撑下的,我们不能光看到繁荣,一定也要提前预计到代价,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基是信用,而且现在能展期的也还是银行的债务,算是挺稳的了。

其实贵州非标早就不是爆雷,而是鞭炮,都已经鞭炮了,肯定要向标转移风险。虽然我们不能说遵义是全国地方债务的缩影,但2023年地方债务台面上的,确实很多都已经超国际警戒线了。

目前以城投债务为主体的地方隐性债务大致在65万亿,其中一部分是城投债,截今日为13.52万亿,一部分是城投的其他债务,如银行贷款等,一部分是其他主体的债务,当然城投债务占绝大多数。

而且当前城投借新还旧的比例大致在7-8成,不同口径统计不完全一样,也有可能更高。比如申万宏源统计的比例在7-8成之间(2023),国金的统计超过8成(2023)。

那么,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就是因为以前和现在的两个不同:

一个是经济高增长,可以用来消化债务问题;二是居民低负债率。政策可以把这些债务通过金融投资品和房地产转移给居民部门消化。但是,现在这两个消化泡沫的路径依赖不存在了,未来的各种债务问题就会很难平稳着陆,地方城投举新债还旧债的前提还非常依赖土地财税的补偿,可以预见的是,明斯基时刻的第三阶段大概已经开始,不过只要还没到居民部门的大规模违约,都是政策可干预的。

比如房企违约可以不处理,城投违约叫做展期等,一旦居民部门大规模违约,这就不是人力可为了,但如今还能展期处理,代表并没暴雷了。

三、预测:这个债务展期若还还不上,最终该怎么解决呢?

如今看来,贵州遵义道桥的展期,确实是为各地城投债、平台债、国企债、专项债等指明了一个出路。

现阶段处理方式,大概率的是想办法分配这些风险,比如转移一部分到金融体系,进而影响银行利益,但银行毕竟钱是储蓄和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也会进一步增加居民的避险情绪,多的投资类金融产品趴在储蓄上,也会加剧市场的流动性枯竭。

另一个还是路径依赖,只能期待未来几年经济持续复苏,大家又能开始多多买房,来给地方交土地税,缓解地方的债务压力。

至于当下怎么解决,无非开源节流,开源是税收改革,节流是压制非必要支出,正常情况不说解决问题,至少不能任由市场恶性发展。当然还有一个不道德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城投剥离出去,本身就是企业性质,该破产破产,打破刚兑的现在,不兑付的机构多了,开源节流推不动,无计可施的时候这种做法也未必没有可能。不过,正常来说,地方是不能破产的,城投公司虽然可以破产,但破产对地方财政的冲击也实在是太大了。那现在就只能先拖住,让商业银行来承担风险。

不过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些大行又大而不能倒,实际上最终就是央行承担。所以,我估计最后也有可能会走上MMT的道路,让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务,来拖延问题。

而MMT从目前看起来,似乎也没啥风险,日本玩三十年了,美国也玩了二十年了,欧盟也差不多玩了十年了,经济没见崩溃,通胀在这波发钱之前,也没上去,唯一风险就是承受不起加息,不过美国也不太敢加息,那不加息,汇率也不容易崩,这样看起来MMT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的。总的来说,如果银行接盘太猛吃不消怎么办?放心,还有银行的银行、央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直接下场发行基础货币,购买地方相关债务,实行中国版量化宽松,这也都是一种方案。最后的话:解决地方债还是要认真发展实体经济,还债!

这个政策虽然前所未有,但目前来看算是正确举措,因为贵州是城投债务违约的高发地带,迄今有29家城投企业非标违约,而遵义在其中占比又最多,有13家,占了将近一半,本次事件的当事人遵义道桥已经不是第一次债务违约了,2023年1月,遵义道桥就有一笔3950万元的应付款出现违约,这次已经是二进宫了。

不论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能把眼下的困境先拖过去。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的特有现象,几乎每一个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国家,都会面临这个难题,关键在于如何逐步实现软着陆?显然经济结构转型,认真发展实体经济,慢慢还债是一个出路。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