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债这么火,究竟什么是可交债?全面解析可交债 基金债券和债券的关系是什么意思啊知乎
你注意到了吗?可交债火了。
诸多业内人士断言,“可交债是2016年最难得的一波投资红利。”因为可交换债兼具股性和债性,在“资产荒”背景下,成为投资品中的新宠,是一种必然。目前公募专户、券商资管、私募等机构都已参与其中,银行、保险的委外资金也正汹涌而来。
但这个产品为什么火爆?运作原理是什么?个人投资者能否参与其中?又怎样借此赚钱?今天咱们具体来聊一下。
可以换成股票的债券
简单来讲,可交债是一种“固收”+“浮动”的债券产品。可交债即可交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同时具有债券与股票两种性质,因此既可充当融资工具,也可以用作原股东减持的工具,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嵌期权的金融衍生品。
通过图片来讲解一下可交换还债的运作原理和盈利逻辑,它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品:可交换债融合了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
首先,可交债作为一种债券,自然具备了天然的债性,有固定的票息及股票质押等增信措施;其次,可交债内嵌标的股票的看涨期权,在拥有债性的同时兼具股性。因此,能够较好地满足部分投资者既要追求一定收益又不放弃获取较高投资回报机会的需求。
举个栗子
公募可交债和私募可交债
根据发行方式的不同,可交换债又可以分为公募可交债和私募可交债。
由于可交债能够帮助上市公司股东实现低息融资及股票的溢价减持,对投资者而言在获取固定票息的同时还有机会获得股票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近两年可交债市场发展迅猛,特别是私募可交债。
前面也提到,私募可交债既可充当融资工具,也可以用作原股东减持的工具。相比公募可交债,私募可交债的主要特征在于对发行人无评级要求,也无盈利和净资产要求,适用监管规则也有差异。——这是私募可交债的最大优势,也是私募可交债当下如此火爆的最重要原因。
但从流动性来看,私募可交债流动性远不及公募可交债。私募可交债仅能够在沪深交易所和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上市,其流通转让也仅限于沪深交易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上交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以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之间,且持有者在200人以下。
可交债供需两旺
供需两旺的背景之下,私募可交换债券已成为市场上最为火热的品种。
根据统计,自2013年首只私募可交债发行至今年11月28日,共计已发行私募可交换债83只,发行面额已经超过664亿元,2015年及2016年规模分别环比上涨707%、202%。
不过,相对于中国债券市场60万亿的规模体量,私募可交债区区数百亿的市场规模仍显十分渺小。
业界观察人士认为,可交换债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投资者认同度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人加入到投资人的行列中,其发行规模还将持续增加。
目前公募专户、券商资管、私募等机构都已参与其中,银行、保险的委外资金也正汹涌而来。随着关注度的提升、竞争者增加,一些机构参与者已经开始抱怨项目的赚钱难度有所增加。本来参与机构少的时候,与上市公司股东的谈判相对容易,而对收益率要求较低的险资、公募等进场之后,生意明显难做了。
由于可交换债要求的资金量比较大,获得委外资金订制产品的公募专户更有优势。如今私募机构也开始关注可交债,但落实到实操的并不多。
我们再来看看私募可交债的收益全貌,确实非常可观。
根据某平台统计,目前市场上已退市的私募可交债共12只,其中顺利换股的有7只,换股率近60%,实现换股的单券累计收益则在15%~60%之间,平均累计收益29.6%。发行人提前赎回的有两只,债券到期的有两只,债券回售的有1只。
私募可交换债发行期限不超过3年,实际情况通常6个月~1年产品终结,一般发行后6个月即进入换股期。私募可交债对应的是中小企业,在市场弹性更大,潜在转股的可能性更大。
需要指出的是,私募可交债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每只可交债发行时都会附加一些条款,比如换股条款、赎回条款、下修条款、回售条款等,这些条款及标的股票的价值决定了可交债品种的优劣,因此,筛选优质的可交债品种需要具备很强的债券及股票分析能力。
一般投资者私募无法参与可交换债,只能通过相关基金产品来参与,而且由于可交换债的专业性比较强,通过基金参与也是更优做法。
一方面,专业机构具备一定的资源及资金优势,可以优先锁定优质的可交债券种;另外,专业机构可以帮助投资者实时监控已投资的可交债情况及其标的股票的走势,可以在最佳时点选择换股锁定超额收益。
说了这么多就是告诉你专业的事找专业的机构做,优秀的机构拥有专业水平、丰富资源以及超强的管理能力,比个人投资者更适合投资。至于要找哪些机构,您随便查查或者咱随便聊聊。
(欢迎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探讨,拒绝骚扰!)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